大众网|要闻|时评|山东|读书|体育|娱乐|财经|教育|旅游|汽车|选房
客户端商城

搜索

一餐一床看社区居家养老

2024-06-21 06:55作者:来源:大众日报

  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意愿很高

  一餐一床看社区居家养老

□记者刘云鹤报道 5月24日,在济南市历下区佛山苑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和工作人员一起做手工。

  “奶奶,饭送来了。”6月14日上午11点半,济南市天桥区北坦街道生产路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带着三菜一汤,准时叩响了独居老人赵奶奶的家门。送完餐,工作人员又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测了血压,确认老人身体无恙后才离开。自从家门口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有了配餐服务,赵奶奶觉得,吃饭从头疼事变成了一件有盼头的事。

  以配餐为依托开展照护服务,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社区居家养老在保留传统居家养老模式的同时,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的各种服务资源,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居家服务,相当于把养老院“搬”回了家。

  令人头疼的吃饭问题

  赵奶奶今年89岁,平时生活能勉强自理,但吃饭是件头疼事。

  赵奶奶有一个女儿,虽在济南,但离得较远,平时还要忙着照顾孙辈。赵奶奶不愿去养老院,也不愿去女儿家。为解决母亲的吃饭问题,赵奶奶的女儿只要一有空,就去送一些饺子和包子放在冰箱里备着。赵奶奶的吃饭问题,一度成了女儿最大的一块心病。

  直到去年5月,赵奶奶的女儿得知离家只有几百米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可以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餐后,立马下单了这项服务。

  “我们除了送餐,还会查看老人的身体状况,代买生活日用品等。”生产路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运营经理王晶告诉记者,该中心由第三方机构山东右典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运营,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商,以配餐为依托开展的照护服务只是其服务的一种,“有的老人需要定期保洁、做饭,还有的失能老人需要专业化的喂药等服务,我们会根据不同需求开展定制化的上门服务。”

  像赵奶奶一样,有着强烈社区居家养老意愿的老人不在少数。2023年,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曾发起一项针对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服务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老年人倾向于社区居家养老。

  山东是老年人口大省,且呈现出总量大、增速快、高龄化等特点。在山东右典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齐俊涛看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恰恰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

  一张智能小床减轻家属大负担

  居家养老背后,是家属面临的巨大照护压力。

  自从老母亲卧床,济南市民赵明(化名)觉得自己的24小时格外漫长。翻身、喂饭、擦洗……照顾老人的日常,细密琐碎,每件小事,都是养老的大难事。

  其中,最麻烦的是翻身。为了避免压疮,赵明需要2小时给母亲翻一次身,不分白天黑夜。每次翻身,70多岁的赵明都得蹲在或跪在床上,一手揽着母亲的肩膀,一手托着腰,使尽全身的力气。这样的翻身,一天就得12次。

  不过,这种状况在今年有了很大改善。赵明从生产路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订购了适老化改造服务,给老母亲换上了适老化智能床。翻身时,他只需按下遥控器调整床的倾斜度,借助专用床垫就可以帮助母亲轻松翻身。“一张小小的床,减轻了我的大负担。”赵明感慨道。

  如果说,像赵明母亲一样的失能老人,是许多家庭的照护重任;那么像赵奶奶一样的独居老人,则是不少家庭的照护隐痛。

  今年2月2日凌晨5点,济南市历下区佛山苑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这是独居老人杨奶奶生命体征监测设备自动拨打的求助电话。工作人员联系杨奶奶无人应答,一边拨打120一边赶往杨奶奶家中。原来,老人摔倒后陷入了昏迷。因发现和抢救及时,老人并无大碍。

  杨奶奶的女儿远在天津,她从佛山苑日间照料中心给老人购买了一套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包括监测床垫、智能手环等。设备连接到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的手机,老人身体一旦出现异常,设备会自动拨打求助电话。自从订购了这项服务,远在天津的女儿安心了不少。

  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一部分,适老化改造不只是安装智能设备那么简单,其背后是一整套以社区为平台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系。

  社区居家养老

  市场化难题待解

  山东一直在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2018年就出台了《关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若干意见》。记者从省民政厅采访获悉,目前,我省大部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组织)服务的重点,主要包括以助洁、维修等为主的家政服务,以文体活动、心理关爱为主的精神慰藉服务,以助餐配餐和陪同就医为主的生活服务,以及以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为主的居家安全服务等。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走向多元化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以配餐为例,齐俊涛算了一笔账:一份10元的午餐盒饭,成本9块7毛8,“这还没算配送的成本,目前配送是3公里内免费。”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会产生更高的人员、交通、时间等运营成本,但现状是市场活力还不够。”齐俊涛说,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以政府购买为主,老人主动支付的意愿低。山东右典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在济南市某个区为约500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其中个人购买服务的不足10人,其余均为政府购买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只有走向市场化,才能长远发展。”齐俊涛认为,这就需要做好养老服务机构(组织)的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运营。

  对此,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杨素雯认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应增强服务供给能力。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适老化改造,为家庭养老提供配套支持。强化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管理运营,支持专业养老服务组织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运营养老服务设施,从根本上改变“小散弱”发展格局和可持续运营难题。

  (大众日报记者 刘云鹤)

责任编辑:刘欣

Email:qlms@dzw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