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要闻|时评|山东|读书|体育|娱乐|财经|教育|旅游|汽车|选房
客户端商城

搜索

海量财经丨“政银企”三方聚力 谱写金融服务新篇章

2025-07-18 11:13作者:安蕾蕾来源:海报新闻

宁津县通过“政银企”三方联动,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加速产业升级。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和科创贷等金融服务,推动健身器材行业高端化转型,为小微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增强区域经济活力。

  海报新闻记者 安蕾蕾 报道

  随着97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贷”到账,山东宝德龙医疗康复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终于松了一口气。该企业是德州市宁津县健身器材的龙头企业之一,就在几天前企业面对生产线智能化升级的近千万元资金缺口,还在一筹莫展。

  在落实小微融资机制的过程中,宁津农商行结合企业“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获得应用情况,第一时间为企业办理了“知识产权质押贷”,使企业的“无形资产”顺利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有形财富”。

  解融资难题 蹚出破局之路

  宁津县作为全国最大的商用健身器材生产基地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从精密铸造、智能传感到物联网系统的完整产业链,占国内商用健身器材70%的份额。然而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产业智能化升级面临资金缺口,传统的抵质押担保方式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2024年10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制定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有关要求,宁津金融监管支局积极响应,从供需两端发力,为银行和企业搭建平台,精准对接,推动“政银企”三方联动,快速让小微企业享受到政策的红利,促进县域实体经济稳步发展。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以来,宁津金融监管支局强化央地协同,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县工作专班,采取县发改局、金融监管支局双部门主抓,银行机构配合、乡镇属地具体推进的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模式。政银联合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一线、深入企业,针对性提供符合企业特点和需求的融资方案,全力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通过“政银企”三方联动,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的帮扶服务,组织开展“联合会诊”,采取“政府指导+金融辅导员”模式进行二次帮扶,对71家企业把脉问诊,指导20余家进行问题修复,解决了金融机构不敢贷问题,支持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精准发力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健身器材行业技术研发的持续高投入与市场回款的周期性,让部分企业资金链不堪重负。“缺乏周转资金成了我们最大的软肋。”山东美能达健身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齐鲁银行德州宁津支行全面对企业进行调查,优化贷款办贷流程,为企业办理纯信用贷款“科创贷”700万元,齐鲁银行德州宁津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贷款落地是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精准发力的缩影,该机制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与政府部门的协同,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为更多这样的优质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小微融资协调机制自落地以来,宁津金融监管支局主动靠前,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采取“政府+银行”包干模式,联合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统一编印“产品清单”,明确34款产品的基本简介、利率、额度、期限等,为银行和企业搭建平台,推动银企精准对接,有力地缓解了企业急需资金周转的情况。同时督导各银行机构提质增效,开辟“绿色通道”,压缩放贷周期,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的红利。

  金融“及时雨” 增强区域产业集群活力

  融资环境的改善,加速小微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宁津县集聚了2000余家健身器材企业,生产十几个系列、300多个品种的健身器材,而金融的“及时雨”也解了健身器材企业融资之“需”。

  银行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依托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为健身器材行业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形成了上下游相关配件、销售、运输等全产业链群,促进企业的产业升级,健身器材行业获得“中国健身器材生产基地”,金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在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周期的同时,也通过整合资源打通了“银、政、企”信息渠道,使银行机构更快速的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贷前调查,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提升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责任编辑:刘欣

Email:qlms@dzw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