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实探高德扫街榜“冠军店”:“用脚投票”能否重建榜单信任?
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通过导航数据和芝麻信用评分展示真实到店消费热度,引发消费者与商家热议。
“每天都有济钢、开发区的顾客开车来,也有倒三趟公交专门过来的。”月锦苑绿豆饼店的老板檀红平笑眯眯说道。
檀红平的店位于济南天桥区无影山路一处高架下,从居民小楼里“探出”不起眼的门头,走快两步便会一略而过,斗大的“绿豆饼”三个字不花哨不招摇,一个需要弯腰探头的小窗口便包揽了食客们的热情,全无“网红”气场。
但它却在一个全新榜单上即时登顶了济南的全城冠军——在高德地图于9月10日最新推出的“高德扫街榜”功能界面,于“烟火小店”这一分赛道,月锦苑以高实际到店次数结合芝麻信用评分,牢牢占据榜首。
月锦苑绿豆饼(无影山店)坐落居民楼的门头
与之相对,该店于大众点评上的评分仅有4.3分,而平台认定优秀、高分商家的门槛为4.5分,月锦苑当不上“优等生”。
这一落差与高德本次产品的宣传重心相当契合——让好店被更多人看到。此外,“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等醒目标语亦让扫街榜上线首日,就迎来了超4000万人使用。
只是,“用脚投票”确为评价的更优方案吗?导航数据能准确反映各类店面的实际客流吗?行为数据主导,就能化解消费者多年积压的榜单“信任危机”吗?
追问之下,近日,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于济南、泰安等地实地探访商家,并与学者们一起探讨,以厘清扫街榜的“红与黑”。
叫板现有体系,扫街榜“理念惊艳”对于在省会全城“夺冠”,檀红平显得并不意外。他分析,自己的绿豆饼店开了足有21年,做的都是街坊生意。在原料成本均有上涨的情况下,仍坚持“一元一饼”,有人曾建议单价涨至1.5元,檀红平摆手说,“一下子提五毛,太激进。”
月锦苑绿豆饼(无影山店)高居全城“烟火小店”榜首
口味上亦有讲究,为满足全年龄层的需求,檀红平曾多次“校准”甜度,原材原味,口感清甜。正因坚持少添加,有时客户小有抱怨,“你这个饼放不住,头天买的,没注意没放冰箱,第二天怎么就坏了?”但檀红平认为,这恰恰是食物天然的佐证,稀缺性也造就了其大受欢迎。
如同月锦苑一般,手艺独门、口味地道和坚守标准的实体小店,在过往评价体系里时遭遇“埋没”,而高德扫街榜推出后,沉默的小店们似乎将迎来“翻身之战”。
轨迹变“选票”,扫街榜在行为数据上的挖掘和运用上颇有巧思,构建了多维度的榜单。如“状元榜”聚焦用户的高频需求,划分为必吃美食、景点、酒店三个细分榜单。
“扫街榜”则涵盖烟火小店、轮胎磨损榜、多次前往、本地人爱去等多项排名,试图从到店频次、远驾前去、回头客黏性、本地IP偏好等多个角度量化检视店铺的真实人气。泰安肥城市“宋老大烧烤”的王经理肯定道:“这个榜单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因为它没有任何引导成分在里面,都是顾客一步一步走出来、开出来的。”
市民生活聚焦的文化艺术、夜生活、城市指南等打卡经济的常见场景,亦被纳入考量之列。就日常消费图景而言,榜单整体可谓做到了“全覆盖”。
扫街榜涵盖多个细分榜单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胡浩然用“惊艳”形容扫街榜的产品理念。他认为,扫街榜带来了全新的评价标准,冲击了原本以用户自主创作的图文、视频等内容为主导的评价体系,公众真实到店数据相对内容评价也更客观、更有力度,“如果能为大家提供新的决策依据,那将是很有益的创新。”
于商业竞争层面,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海川评价说,“扫街榜的推出非常聪明,它精准切中了过往评价平台薄弱的部分,也巧妙利用了自己作为地图软件的独有优势,有机会脱颖而出。榜单之间有角力,对普通大众也是好事。”
数据维度显单一,现存偏差引争议问世短短时间的扫街榜迎来“泼天流量”的同时,争议声也不绝于耳。
在产品逻辑本身能否成立这一核心议题上,就有多种顾虑的声音指出——导航到店数据,就能反映食物好不好吃、酒店好不好住吗?
此外,“真实”是高德扫街榜的一大宣传重点,在其发布中,反复强调“真实”二字:真实导航、真实搜索、真实到达、真实收藏。
高德扫街榜宣传中强调“真实”
那么,“真实”这一概念是否站得住脚?
事实上,影响导航到店数据的因素可能存在多种偏差。9月12日,在济南“必吃美食”榜单全城首位的“刘小忙把子肉”店内,作为土生土长的“老济南”,范先生向记者提出了他的疑问:作为周边食客,他从不需要开导航就能直接到店。一些社区小店藏在街头巷尾,交通也较为不便,导航通常会以坐标建筑作为中转,而非直接到店,这些因素是否会对榜单的真实性形成挑战?
在泰安这类三、四线城市,记者发现这一状况则更为突出:市民对本地店铺相当熟稔,市内较少使用地图。正如王经理所言,“我们肥城就这么大点地方,我是哪个饭店常客,闭着眼摸着路都能开过去。”因此,到店并无导航留痕,可能造成偏差。
有身在大型商超、商业楼栋的商家表达了不满,认为独立门店明显占优,而自己的店铺常常被导航到商厦、大楼的数据抹平。
胡浩然提出,高德地图覆盖的使用人群有限,则可能造成数据失真。比如,老人、儿童通常较少使用智能机,因此在榜单上受到高频光顾的店铺呈现出年轻化口味的特点——口味较浓烈的连锁品牌,高高挂在必吃美食榜前位。
此外,除导航数据外,榜单评分还将用户的芝麻信用纳入考量,如芝麻信用等级愈高,用户就被赋予更高权重,其对商品的评分也将较大影响榜单排名。
扫街榜为芝麻信用加权
赵海川对这一设计存疑,“芝麻信用低的人,是否被剥夺了表达感受的权利?”胡浩然肯定了引用信用评价的合理性,但也认为目前将两者挂钩的算法仍显“草率”。
芝麻信用本身依附母公司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产品生成,基于个人学历、职业等身份特质,贷款履约能力,好友信用水平等多方面指标对个人“是否可信”生成分数、作出评价。
胡浩然认为,从一个人过往经济、人脉状况来间接认定其对美食、景区的评价是否可靠,并不能完全成立,“一个人可能有财务危机,但不能就此认为他对商品的评价就不准确或不好。”
在社交平台,更常见的是消费者对导航数据合规性与隐私问题的迟疑与顾虑。不少消费者表示,平台调用用户轨迹数据制作榜单,使其感到“不安”。
赵海川提醒,平台必须取得用户同意,获得授权,才可使用用户的轨迹数据。数据来源的合规性必须得到保障,需和消费者做好沟通,算法也应当增加透明度,否则安全问题将为产品隐患。
重建榜单信任,贵在“长期主义”“啥榜单我也不信,都是收费的。”范先生直言,对于互联网上各类评分与榜单,他几乎采取一概否决的态度,且笃信其中存在收费买榜行为。于他而言,主要依赖车友会、微信群等社群或熟人推荐,“起码很少踩坑,比如露营,哪里停车方便,哪里水电齐全,群友都能给你说得明明白白。”
范先生的表态直指现有评价体系的根本痛点——消费者对于一些商业平台的榜单,早已“失去信心”。消费者在店内就餐、酒店入住时,常遇到以小福利换好评的商家请求;过度营销下时有让用户深感名不副实的产品。
刷评、兑奖、删差评的“刷分术”透支了公众耐心,也造就了榜单的“信任危机”。
一些内容平台虽无直接评分,但其推荐内容也愈加被消费者认定为“暗广”。从大量软广话术的内容中找出零散的真实评价,成为“避雷”的必备技能。来济旅游的一对情侣向记者表示,如今出游,参考信息几乎“没得选,反正都是广告,踩雷就换下一家。”
而商家在“评分游戏”中追求高排名、高曝光,亦是生存所需,早也疲于应对。毕竟在平台流量对销量影响愈深的今天,“不参与就出局”。
在此语境下,如何重建消费者对榜单的信任,且尽可能不为商家带来额外的运营成本,成为棘手的难题。
扫街榜发布会强调“消费信任”
胡浩然指出,一旦指标能够被量化,那么商家便有动机通过非正当手段“刷榜”。因此要以客观、真实取信于消费者,扫街榜首先应当排除技术上造假的可能,下决心打击“代导航”等可能的灰色操作。
高德扫街榜号称“永不商业化”的标语亦十分引人注目,这一承诺对买卖双方均具有吸引力。在赵海川看来,商业平台始终存在盈利动机,“但盈利在哪儿是关键。”他认为,如果有间接的盈利收费行为,也应充分告知消费者,保持相当的透明度,才能守住“真实”生命线。
审视评价的立体度,基于行为数据的评价则始终干瘪、不够丰富。两位学者均期待,在图文、视频等内容评价上,高德扫街榜能够博采大众点评、小红书等平台众长,打造更为有趣、有多方面参考价值的评价生态,从而使榜单真正“立得起来”。
“贵在长期主义,贵在久久为功,修复公众信任没有快捷键。”赵海川总结道,“这既不是高德一家能做到的,也不可能一日建成罗马。平台能在公平性、真实性层面‘卷起来’,消费者的春天才会到来。”
(大众新闻记者 张瑞雪 刘姝彤 许金星 设计 张海飞)
Email:qlms@dzw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