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要闻|时评|山东|读书|体育|娱乐|财经|教育|旅游|汽车|选房
客户端商城

搜索

3年150万人次以上!山东10项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等你来

2025-09-17 13:47作者:齐静来源:大众新闻

山东将实施三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150万人次以上补贴性培训,聚焦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现代服务业等10项重点任务,强化培训与就业联动,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近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信息化厅等19部门联合印发《“技兴齐鲁 乐业山东”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在2025-2027年,以“技兴齐鲁 乐业山东”为主题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为我省产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3年内,全省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以上。

《实施方案》围绕行动目标,部署开展了新质生产力技能提升、乡村振兴技能提升、现代服务业技能提升、养老家政技能提升、青年群体技能提升等10项培训行动,提出强化培训资源培育、技能评价规范、培训就业联动等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系统规划未来三年我省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路径。

聚焦品牌特色,增强技能培训的目标性

以“技兴齐鲁 乐业山东”这一品牌理念为统领,将该理念深度融入目标设定、资源整合与实施路径的全过程,有助于提升劳动者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同感和参与度,逐步形成山东职业技能培训的鲜明地方标识。

《实施方案》明确,开展新质生产力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和技能强企培训行动。鼓励引导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组织实施订单、定岗、定向的项目制培训。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培训力度,每年开展数字类培训2万人次以上。围绕我省18条标志性产业链和66条重点产业链,培育技能生态链链主企业,打造以企业为主体,院校、培训机构等共同参与,产业、创新、人才、政策衔接融通的技能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针对就业重点群体,提出组织受经济环境变化冲击较大的企业在岗职工开展技能提升、转岗转业等培训。实施“求学圆梦行动”,每年补贴不少于1万名一线职工(含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针对青年群体,提出开展送技能进校园系列活动,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根据职业规划、求职意向自主参加技能培训,每年开展培训5万人次以上。

多领域覆盖,构建各方参与的大培训格局

此次《实施方案》涉及领域多、覆盖范围广,通过聚合行业主管部门、职业院校、企业、公共实训基地、民办培训机构等多元培训主体参与,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的大培训格局。

10项培训行动既涵盖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也包括电商、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民宿管家等业态模式融合发展类培训,还涉及养老家政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等。

根据《实施方案》,我省将每年面向农业农村一线人员开展培训2万人次以上。开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智慧农场数字化营销等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培训,每年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人才5000人次。开展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每年培训10万人次以上。

针对新业态新职业领域,每年开展培训1万人次以上。聚焦首发经济、数智消费等新型消费增长点领域,组织“山东手造”传统工艺制作与非遗保护传承培训、鲁菜师傅、电商、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民宿管家等业态模式融合发展类培训,每年开展培训1万人次。

组织养老服务机构一线在职人员开展全员轮训,每年开展培训1万人次以上。组织实施巾帼家政培训项目,加强部门间家政培训资源共享利用,加大家政劳务品牌培育力度,每年开展家政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5万人次。

项目制+订单式,大力创新技能培训模式

《实施方案》特别提出,要全面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联动模式,这是我省继去年创新实践“绿领”订单式培训路径基础上,在省内全面推开项目制、订单式、产教评等培训模式,旨在提升培训精准性,破解长期制约培训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资金保障和使用监管方面,《实施方案》明确统筹发挥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以及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群团组织相关资金的合力。指导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确保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和培训。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补贴资金管理职责和具体要求,压实组织开展培训项目部门(单位)工作责任,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对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质效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项目,要及时调整。

(大众新闻记者 齐静 通讯员 于岱江)

责任编辑:刘欣

Email:qlms@dzw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