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要闻|时评|山东|读书|体育|娱乐|财经|教育|旅游|汽车|选房
客户端商城

搜索

青岛“阿勒泰”爆火后,如何将“网红”变“长红”

2025-10-13 10:27作者: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青岛铁橛山因自然风光优美和社交媒体传播走红,国庆期间游客激增,当地政府迅速响应,完善设施服务,推动流量变留量,探索将网红景点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模式。

  日前,青岛“阿勒泰”突然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爆火,青岛各地网友纷纷跟帖,称之为近期青岛户外徒步天花板。国庆期间更成为网友们争相打卡的“网红”。作为突然爆火的“网红”景点,流量过后铁橛山该何去何从?如何将“网红”变“长红”?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专业机构的运营。

  青岛“阿勒泰”爆火

  “十一”期间迎来热潮

  “假期的时候人特别多,也特别忙,但看到大家在这玩得很开心,我觉得一切都值了。”随着“十一”假期的结束,“汪小青”志愿服务队队员丁鹏璋终于松了口气。“虽然假期天气整体不好,但来的人依旧很多,假期结束反而能休息了。”丁鹏璋说,假期大批游客涌入铁橛山,各部门都变得异常忙碌,随着假期的结束,客流量也随之减少,但仍远高于往年同期。

  “十一”假期,铁橛山迎来旅游高潮,既能看夕阳又可看云海的铁橛山成为市民游客的“新宠”。“不是阿勒泰去不起,而是铁橛山更有性价比!”“十一”假期第七天,来自城阳区的游客夏先生来到铁橛山,美丽的景色让他赞不绝口。

  夏先生介绍,在出行之前自己就已经做好了游玩攻略,并准备好了创可贴、绷带等物品,但令自己没想到的是,此次旅行出乎意料的顺利。“本来看网上说,觉得这地方会是个比较小众偏远的景点,没想到交通很方便,设施也很完善。”夏先生说道,虽然假期里人很多,但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一切都很有秩序,游玩体验直接拉满。

  据悉,国庆假期铁橛山累计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带动全镇的旅游人数超9万人次。

  铁橛山为何一跃成“网红”

  壮丽自然风光和深厚人文底蕴缺一不可

  之前铁橛山并没有这么多的人来玩,小众景点铁橛山为何一跃而起,成为青岛各景点中的“顶流”?“铁橛山之前只有我们一些本地人才会去,今年9月突然就火了。”丁鹏璋说,优美的景色再加上社交媒体的推动是铁橛山爆火的重要原因。

  今年9月初,青岛网友“小韩”在抖音平台发布的铁橛山徒步攻略,短时间内收获数千点赞。“不是阿勒泰去不起,而是铁橛山更有性价比”等话语刷屏社交平台评论区,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为此,青岛各地网友纷纷跟帖,称之为近期青岛户外徒步天花板。打开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搜索“铁橛山”“青岛阿勒泰”等关键词,即可看到诸多网友们拍摄的打卡视频、照片,以及各类攻略。

  铁橛山被誉为青岛“阿勒泰”,更离不开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据悉,阿勒泰以其壮丽的山川、秀美的湖泊和独特的地貌闻名。而铁橛山同样拥有迷人的自然景观,它峰峦叠嶂,山势峻峭,其位于六汪镇的主峰会仙峰海拔595.1米,是青岛西海岸第二高山。山中还有“铁橛悬泉”“天碑”“仞壁洞窟”等奇特的地质景观。此外,夏秋季节的平流云雾,似玉带飘逸在山涧,冬日的雾凇景观,似白银雪浪挂满丛林,与阿勒泰的壮美山川景色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铁橛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5%,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米80万个,是青岛地区少有的高山天然森林浴场。山中分布着杜鹃、秋海棠、板栗等100多种植物,还有狐狸、鹰、白鹭等20多种野生保护动物,呈现出自然和谐的原始生态景观。

  不仅如此,铁橛山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齐长城遗址、雹神庙、福安寺等历史遗迹,史有周于智、法若真、高风翰等文人墨客驻足登临,留下了众多诗篇。这些历史文化遗迹为铁橛山增添了厚重的人文色彩。

  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原始的生态景观,以及厚重的文化底蕴,铁橛山成功赢得青岛“阿勒泰”的美誉,成为近期炙手可热的打卡地,吸引着无数市民游客慕名而来。

  当地政府迅速反应

  接住、接好这“泼天的流量”

  随着铁橛山的火爆出圈,大量游客前来登山打卡。“今年9月中旬客流初现高峰后,镇里立即成立了铁橛山承接客流有关工作小组,围绕安全处置等9个方面制定了26项具体措施,化被动为主动,接住这波流量。”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相关负责人说,面对激增客流,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人民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并提前预判国庆假期客流高峰,实行每日一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带班、70余名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定点驻守制度,镇主要领导现场调度指挥,确保响应迅速、处置有力。

  铁橛山爆火前期,不少游客反映停车难、如厕难,为此六汪镇通过整合利用山脚下闲置空地、边角地,改造建设临时停车场8处、储备应急停车场16处,新增免费停车位800余个,临时停车位700余个,并配备引导人员,有效疏解了高峰期的停车压力,赢得了游客广泛好评。同时对夏家庄等区域的公共卫生间进行修缮提升并实施常态化保洁维护,切实提升了区域综合接待能力。

  同时,六汪镇还创新开展“暖心护航”行动 ,确保困难游客第一时间获得帮助;开展“环保兑盲盒”活动,游客自带或捡拾的垃圾可到指定地点兑换特色文创礼品;建立旅游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让每一位游客的需求都能被看见、被回应……

  六汪镇政府与游客的每一次互动,都充满了温情与担当,游客也对政府的温情做出了回应。社交媒体上,每一条关于铁橛山的帖子里都装满了游客们的赞许。“政府接住了这波流量,做得特别好!”“为政府点赞!”……

  这场“双向奔赴”,不仅让铁橛山的“流量”成功转化为“留量”,更将阶段性的人气优势转化为持久的发展动力。据统计,国庆假期铁橛山累计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带动全镇的旅游人数超9万人次,直接带动村民增收约50万元,辐射拉动全镇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增收450余万元,实现了“用好一座山 激活一个镇”的联动发展效应。

  “网红”变“长红”

  还需专业机构来运营

  凭借“云海草甸媲美阿勒泰”的自然景观,铁橛山在社交媒体迅速蹿红,成为青岛户外徒步的“顶流”地标。但“网红”热度易逝,将“网红基因”转化为“长红动能”,打造专业旅游景点则必不可少。

  而要将当前爆火的铁橛山打造成新晋旅游景点,这涉及诸多维度的工作,包括资源整合、规划审批、建设运营等核心环节,其中政府的推动必不可少。“区里正在研究关于铁橛山的开发以及规划。”青岛西海岸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会对铁橛山及其周边的文旅资源进行系统性的规划与评估,科学谋划其长远发展路径。

  “作为一个自然景观,铁橛山之所以受欢迎必然有其亮点,如果要将其作为一个旅游项目,还需要与旅游业的发展规律相吻合。”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晨光说,当前铁橛山的爆红作为一个偶发事件,仅靠游客自发前来打卡难以维持其热度。政府虽能提供环境整治以及公共服务,但并非其运营主体。“如果想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则需考虑这个项目由谁来运营、怎么运营,以及相应的产品如何开发等问题。”当有了经营主体,由经营主体进行产品的深度策划,做好配套服务的完善,以及做好与政府的有效衔接,“市场和政府两个轮子一起”转才能让项目走得更长久。

  同时,从旅游业角度来讲,还需通过提供专业化高水平有特色的服务,将旅游项目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来产生效益。“让游客留的时间更长一些,更重要的是让游客的体验更深一些。”王晨光说,目前众多游客被美景吸引而来,但仅靠游客拍照打卡传播资源的美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更无法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带动作用。“以特色景观为入点,以深度的乡村生活体验为出发点,这样的话既可以为游客带来更深度的体验,还可以通过产业、产品开发的方式来产生效益。”

  “旅游景点的开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专业机构发现资源,通过专业策划、专业开发来推出旅游亮点,而另一种就是通过游客的发掘。”王教授介绍,九寨沟最开始就是由摄影爱好者发现了其独特的美,后经专业机构以及政府的推动,九寨沟成为川西地区一个重要的旅游亮点,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如果铁橛山也有这种潜力的话,经过专业机构与政府的合力推动,有可能会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同时还需趁热打铁,一旦网红效应过了,市场价值便不复存在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润杰)

责任编辑:刘欣

Email:qlms@dzwww.com